-
軌道交通網絡換乘節點綜合研究
軌道交通網絡換乘節點綜合研究
2007年11月,受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地鐵工程咨詢有限責任開展北京《軌道交通網絡換乘節點綜合研究》工作,2009年3月,課題組將研究成果以條文形式納入到《北京市軌道交通網絡系統建設實施指導意見》上報北京交通委員會;獲得批準后,已作為北京今后新線建設的指導性文件下發有關單位執行。
本項目針對當前換乘站運營的突出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突破傳統思路,采用新穎視角對換乘站進行綜合研究。立足于交通功能優先,凸顯“以人為本”的研究視角,應對當前換乘站運營中暴露的主要矛盾,首次從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四方面進行系統研究,旨在方便乘客使用,減少運營風險。
本項目結合理論分析和實際調研,首次提出換乘型式選擇模塊建議,首次提出的換乘型式選擇模塊,對北京軌道交通特點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本項目從交通工程學的視角,首次建立客觀、全面反映換乘站服務水平的換乘功能評價體系,首次建立客觀、全面反映換乘站服務水平的換乘功能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全面反映換乘安全性、便捷性、能力適應性和運能匹配性四方面功能要求,提出六項評價指標和指標標準;在規律把握上具有較高理論性,更能滿足實際應用,且具有較強可操作性;其研究成果,為北京新線換乘站的方案優化及既有車站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據,具有創新性和推廣價值。
本項目基于當前換乘客流量大帶來的換乘站運營風險,首次提出換乘站規模框定的客流量級估算方法,首次提出換乘站規模匡定的客流量級估算方法,即,從線路運能的角度提出換乘客流的估算方法,以確保換乘能力與線路的運能相適應。該方法著重在量級進行把握,對車站規模進行控制,并進一步結合北京地鐵實際客流特征,提出參數取值建議。由此,提高了換乘站規模的抗風險能力,開辟了新線換乘站規模控制的新思路。
在北京軌道交通建設的高潮期,換乘站已經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這其中包括投資方、建設方、設計單位、運營公司和普通民眾。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對及時把握眾多新線換乘站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最大可能提高換乘功能;有效控制換乘站規模,提高抗風險能力;合理預留工程、優化管理,適應網絡化運營要求等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課題建立的功能評價體系已在北京2007年“保四爭六”新線設計的28座換乘站中進行了應用,并發現其中的14座需要進行方案優化;此外,今后新建的換乘站均擬采用本方法進行校核。此評價體系對減少換乘時間、增加換乘能力及提升未來軌道交通網絡的整體服務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僅如此,國內許多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展開。換乘站作為網絡中關鍵環節,北京面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課題研究提出的規律、思路和方法對其他城市在成果應用或相關研究上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項目獲得2009年北京市工程咨詢協會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
-
中國地鐵 自由 自律 創新 合作 |
|
更多精彩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關注 |